股骨髖臼夾擠症 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

 

 

介紹:

股骨髖臼夾擠症是指股骨和髖臼緣之間異常接觸,骨骼間相互摩擦,隨著日常活動,長時間下來,摩擦會損壞關節,引起疼痛並限制日常活動。

 

解剖:

髖關節屬於球窩關節,由股骨與髖臼組成,如圖一。關節軟骨覆蓋於關節間,功能類似汽車避震器,緩衝關節運動時產生的壓力,使關節滑動順暢。髖臼周圍有髖臼唇(acetabular labrum),可使股骨頭更深入被包覆。

 

 

股骨髖臼夾擠症分為三種形態,如圖二:

  • 鉗夾型(pincer type):髖臼“過度覆蓋”股骨頭 (與正常髖關節相比,髖臼上緣在股骨頭上延伸得更遠),增加髖臼唇受傷的風險。
  • 凸輪型(cam type):非球形的股骨頭及股骨頭頸部異常偏移,導致股骨頭無法在髖臼內平穩旋轉,因此在髖關節彎曲時產生異常的壓力和剪力。
  • 混合型(combined type): 鉗夾型合併凸輪型,混合型比上述單一型更常見。

任何一種型態,髖關節重複彎曲會破壞髖臼的關節軟骨,可能會增加髖骨關節炎的風險。

 

造成原因:

  • 成長時骨頭發育異常
  • 骨刺長在股骨頭或髖臼上

 

臨床表徵:

  • 在病程早期,症狀很少,當長時間坐辦公桌工作或長時間坐車,姿勢從坐姿轉變到站姿時,常在腹股溝區域發生疼痛,在惡化以前,輕度的腹股溝疼痛可能會持續很多年,隨著症狀發展,日常活動受到越多影響。

 

物理治療能幫助到您甚麼?

“重複性的髖彎曲動作”會增加關節軟骨、髖臼唇磨損,使關節炎風險提升,同時也使肌肉失衡(imbalance),如髂腰肌(iliopsoas muscle)緊繃,活動時緊繃的髂腰肌因解剖位置,會在髖關節和髖臼唇受壓,從而導致髖關節屈曲期間腰肌肌腱卡住整個關節產生夾擠,這種夾擠形式常發生在重訓深蹲者、長途自行車者、芭蕾舞者、高踢腿者,且腹股溝區域偶爾會出現症狀。

  • 徒手治療提高骨盆和下肢肌肉的力量,矯正骨盆和下肢關節活動度不平衡,減少髖關節壓力
  • 震波治療有效減少疼痛、增加生活品質
  • 熱敷增加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
  • 電療利用門閥理論(gate control theory),達到止痛效果
  • 衛教透過問診,調整活動或改變生活、工作模式,防止症狀進一步惡化

 

如果髖部活動時伴有疼痛症狀應盡速諮詢醫生或物理治療師,醫療人員可以提供準確的診斷並幫助制定治療計劃以減輕疼痛及關節損傷。若積極的治療在兩到三個月後不能帶來明顯的改善,可以考慮進行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