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資訊

產後運動強肌 擺脫腰痠背痛

產後運動強肌 擺脫腰痠背痛

產後運動強肌 擺脫腰痠背痛 2014.05.02 圖.文/陳俞州 懷孕婦女隨著肚子漸漸變大,骨盆前傾,以致腰椎過度向前凸,腰椎過度負荷,引發下背痛。 最好在懷孕前,就先了解懷孕時,身體產生的變化,學習以正確的生活及工作姿勢保護自己。若在懷孕期出現腰痠背痛的症狀時,應盡量避免藥物治療,可透過物理治療減輕疼痛,並以適度的運動來強化肌群。 有些婦女在生產後需要親餵寶寶,非必要則以不用藥為準則,可利用物理治療來減輕腰痠背痛且建立正確哺乳姿勢(圖1、圖2),以免再次傷害。 自...

腰部受傷知多少??

腰部受傷知多少??

腰部受傷知多少??   近日一位40多歲的男性患者,因為右邊腰部疼痛進來求診,走路姿勢必須側彎,一手壓住腰部後面才能行走,甚至連坐在椅子上都坐立難安。   於是開始一連串的問診,才知道休閒活動為打高爾夫球以及網球,常常激烈的扭動腰部,有時卻又忘記暖身就急著打球。經常不小心就拉傷腰部肌肉,但也不以為意,回家後酸痛貼布自行處理。 就在4天前,為了幫太太搬東西,當彎腰要起來的那一剎那,感覺一陣電擊,立刻軟腳,就此站不直了,也就是所謂的閃到腰。吃了消炎止痛雖有緩解,但走路活動時依然疼痛不已。  ...

腰傷沒就醫 落下病根

腰傷沒就醫 落下病根

腰傷沒就醫 落下病根 2013年10月27日 17:36 腰傷沒就醫 落下病根 (自由時報) 文/陳俞州 一位年約60歲的婦女,扶著兩邊腰部,身體彎曲,緩緩走入診間。訴說這幾個月起床或是坐起時,經常閃到腰,有時一天好幾次。雖然不是嚴重到無法走動,但還是疼痛到直不起腰。 詢問婦人的病史,她表示:「沒有做粗重的工作,也不常做家事,但有打羽毛球的習慣。」 檢查腰部肌群,發現她的腰部豎棘肌(腰椎兩旁肌群)僵硬無彈性,腸腰韌帶緊繃、沾黏,骨盆活動度不良,臀大肌、臀中肌些微萎縮無力。...

胸背莫名刺痛 其實是肌肉拉傷

胸背莫名刺痛 其實是肌肉拉傷

胸背莫名刺痛 其實是肌肉拉傷 2015-04-06 圖.文/陳俞州 日前有兩位病患就醫,都是胸背部的中心處有刺痛感,尤其是從坐到站,或向前彎曲時,刺痛更明顯。 (照片提供/陳俞州) 患者自行上網查出可能是癌細胞侵蝕肋骨造成,趕緊到醫院做檢查,結果為肌肉拉傷,並給予藥物治療,雖有改善,但停藥後,刺痛感又再出現。 於是詢問他們的工作型態,都不須彎腰搬重,但須長時間久坐辦公桌。觀察體態,都有輕微駝背且頭部前傾。理學檢查胸椎活動度,前彎因疼痛造成活動度受限,後仰正常無痛感,左、右側彎活動度正常,左、右旋轉輕微疼痛但沒受限。(圖1)...

醫病互動臨床問診篇

醫病互動臨床問診篇   物理治療初診時,物理治療師如何利用問診技巧來找出疼痛的原因,且患者也可自行注意造成疼痛的因子或成因,也可利於物理治療師更快速的幫您解決疼痛喔! 五德物理治療所 物理治療師 賀豫君    ...

電療 電極片擺放學問大

電療 電極片擺放學問大

電療 電極片擺放學問大 【聯合報/陳俞州/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物理治療技術長】 做過物理治療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走進物理治療室,眼簾滿滿皆是治療儀器。由於受傷原因及位置不同,接受治療而使用的儀器也不同,如熱敷、電療、牽引、短波、超音波、紅外線、雷射等,其中電療儀器又可分為多種。 常見的物理治療電療儀器有經皮神經電刺激器、中頻向量干擾波、銀錐點電刺激器、電刺激、功能性電刺激等,因為病因不同,選...

中頻干擾波(IFC)

中頻干擾波(IFC)

中頻干擾波(IFC)   中頻干擾波(IFC),是在1950年代才發展出來的電療方式,是目前臨床上常用於電療止痛的方式之一,它由兩組中頻電流(介於2000 Hz到5000 Hz)互相干擾,產生具有低頻電刺激效應的電流型式,在電療止痛的應用上主要是依循經皮神經電刺激的原理,其中依閘門控制理論(gate control theory)以減輕疼痛,所建議的調幅頻率為80-100赫茲,其優點為:比經皮神經電刺激電流可有更小的皮膚阻抗,減少電刺激治療所造成的不舒服感,並且治療的深度可比較深層。...

超音波

超音波

超音波   超音波是臨床常用的儀器,因強度的不同,所運用的方式也不同。 強度小於0.1W/cm2,主要用於診斷和檢查,例如:內科(內臟檢查)和婦產科(胎兒檢查)。 (內科檢查) (產科檢查)   強度介於0.25 W/cm2~3 通常在0.5~2.0,主要用於物理治療上。而臨床最常用的強度通常在0.5~2.0 W/cm2之間。 超音波可以深入皮下組織達5cm,將溫度和縱波傳導至治療區域,其引發生理反應為: 1. 增加膠原組織的延展性以及合成。 2. 增加局部區域的血流量和促進微血管的形成。 3. ...

短波

短波

短波   短波是利用高頻電流,將電磁能量轉換成熱能,是屬於深層熱。 短波可用來提升組織的溫度,最具療效的範圍約37.5。C~44。C之間。 當溫度超過45。C~50。C的範圍會有灼痛的感覺,就必須趕緊告知醫療人員,避免燒燙傷。短波溫度的提升最主要和組織的含水量成正比,水份越多,傳導性越大,感覺越熱。 接受短波治療時,感覺微微溫熱最為適合,切記不是越熱越好。當然,沒有感覺熱度,表示能量太低,可告知醫療人員將溫度調升。   短波引發的生理反應為: 增加膠原組織的延展性。 減輕疼痛和肌肉痙攣。 減輕關節僵硬。...

低能量雷射

低能量雷射

低能量雷射   雷射(LASER),最早是紅寶石雷射,它是一種電磁能。 雷射若是依造能量來區分,可分為高能量雷射(又稱為熱雷射 HOT LASER)、低能量雷射(又稱為冷雷射 COLD LASER)兩種。而醫療用雷射,大多屬於低能量雷射。 (皮膚科用雷射) 在皮膚科的領域,臨床使用的雷射種類有:紅寶石雷射、鉺雅克雷射、二氧化碳雷射、染料雷射、釹雅克雷射及紫翠玉雷射。一般可分類固體雷射、液體雷射、氣體雷射及半導體雷射。 (物理治療用雷射) 在物理治療領域,所使用的雷射有:氦氖雷射、鎵砷雷射、紅外線雷射及半導體雷射。...